|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发展动态 > |
2011-03-09 09:48:19 张德亮
赵鑫 张德亮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650201) 内容摘要: 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云南省马铃薯加工业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加大加工薯原料生产规模、招商引资、积极开发马铃薯礼品市场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 加工业 SWOT分析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and the weakness of the potato processing industry of Key words: potato, processing industry, SWOT method 一、云南省马铃薯加工业现状 马铃薯是重要的农作物,除了作为粮食和蔬菜食用外,马铃薯还可加工成淀粉、全粉(雪花粉)、变性淀粉和各种马铃薯食品,通过深加工可使马铃薯增值3—5倍,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在国外,以马铃薯作为原料生产的休闲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占到整个休闲食品的45%-70%,在快餐业的销售额中,马铃薯制品占15%-20%,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马铃薯加工明显落后,云南马铃薯多限于鲜贮、鲜运、鲜销、鲜食,95%以上的马铃薯是作为蔬菜鲜食。 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马铃薯加工业逐步形成。云南润凯淀粉公司目前的实际年产量和产品质量,均排全国第一,“润凯”牌淀粉是中国马铃薯淀粉行业的第一品牌,售价能够与世界最著名品牌“风车”牌相抗衡。在2007-2008年度(2007年8月—2008年4月),云南润凯淀粉公司生产马铃薯淀粉1.98万吨,居全国第一。云南昭阳威力淀粉公司生产淀粉9000吨,居全国第三,云南润凯淀粉公司和云南昭阳威力淀粉公司两家的产量占全国马铃薯淀粉产量的15%。2009年,由于全国性马铃薯原料价格大幅上涨,淀粉加工企业受到影响。 在薯片加工企业中,昆明子弟食品公司和昆明天使食品总厂的产能分别排在全国第三、四位,仅次于百事公司和上好佳公司。子弟和天使两个厂家的产量占到全国的21%,云南的天使、子弟、鲁咪啦等薯片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在国内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云南马铃薯加工业优势(S)分析 1.马铃薯加工的自然优势 首先,云南马铃薯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纬度与南美洲马铃薯原产地相似,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相宜,十分适宜马铃薯生长。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云南马铃薯较高的品质。 其次,云南具备全年供给鲜薯的能力。云南马铃薯一年产三季,地下储存一季,这样形成云南可四时供给马铃薯的特点,保障了马铃薯加工企业的持续生产。云南马铃薯加工企业开机时间达到了每年8各月以上,开工率达60%—70%,较北方大多数生产厂家的2—3各月开工时间,在对外商业和供给粗加工原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马铃薯加工企业“品牌化”成形 云南马铃薯加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知名度的日益提高,逐步实现了加工企业的“品牌化”。 淀粉加工企业方面,如云南润凯淀粉公司目前的实际年产量和产品质量,在全国均排名第一。“润凯”牌淀粉是中国马铃薯淀粉行业的第一品牌。润凯淀粉公司和云南昭阳威力淀粉公司两家的产量达到3万吨,占全国40家有标准化生产线的淀粉生产厂家总产量的15%。 切片型薯片加工方面,其中昆明子弟食品公司和昆明天使食品总产的产能在全国排名第三、四位,在国内自主品牌排名第一、二位。产能占全国切片型马铃薯生产总量的21%,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极高,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3.生产工艺较为领先 近年来,随着云南省委、省政府对马铃薯产业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云南马铃薯加工企业日益发展壮大,马铃薯生产工艺不断提高。 云南马铃薯加工企业拥有多台先进的生产设备,包括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马铃薯深加工生产线及全自动高速包装线等。如云南润凯淀粉公司淀粉公司,于1997年10月投资7908.45万元,从荷兰HOVEX公司引进马铃薯淀粉生产线,可年产淀粉3万吨。2005年投资8400万元,引进丹麦维斯伐利亚设计制造的马铃薯变性淀粉生产线2条,可年产马铃薯变性淀粉6万吨;昆明子弟食品有限公司有4条全自动生产线,总生产能力为1.2吨/小时(干片),其中最大一条生产线的产能达到 4.产业“集群化”日益凸显 产业集群,即某一特定产业(相同产业或关联性很强的产业)的企业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以及横向竞争和合作的方式,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区域而形成的具有集聚效应的产业组织。这种产业集群不仅能促进专业化分工合作,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还能够提升区域经济的外延性,使区域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云南马铃薯生产企业专业化程度高。如宣威润凯淀粉厂以生产马铃薯淀粉为主;云南鑫海食品有限公司以生产速冻薯条加工为主;云南天使食品有限公司、昆明子弟食品有限公司、昆明嘉华食品有限公司和昆明上好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以生产土豆片为主。 其次,云南马铃薯生产区域分布明显。从全省来看,云南已形成滇东北、昆明、滇中南三大马铃薯产业区域,涵盖原料基地、种薯开发以及产品深加工三方面。从生产企业分布区域来看,马铃薯加工企业大多分布于昆明和滇东北的曲靖和昭通。该区域不仅具有信息、技术、资金、人才优势,同时该区域亦是云南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广、集约化程度高,马铃薯品质好,适应马铃薯淀粉、全粉、炸土豆、做土豆泥等生产加工,另外该区域交通便利,基础条件高。 三、云南马铃薯加工业劣势(W)分析 1.加工型马铃薯缺乏 目前,由于马铃薯种植生产缺乏权威部分的组织和协调,农户多延用传统种植方法,多种植换种和留种马铃薯,加工型马铃薯种植数量、规模较少,品质较低。马铃薯加工多需特定品种,且品质要求价高。增加加工型专用马铃薯种植规模,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加大管理、创新力度,才能确保马铃薯加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2.马铃薯价格波动较大 价格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农户的利益和加工企业的利益。价格较低,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企业收购困难,品质无法得到保障。价格高,企业成本增加,效益降低。近年来,云南马铃薯价格波动较大,每年波动幅度达50%以上。尤其是2009年—2010年期间,马铃薯价格大幅上涨,致使企业生产成本等持续上涨,导致部分淀粉企业被迫停产,薯片企业盈利大幅下降,约为15%—20%左右。 3.储存运输能力较滞后 储存运输是影响马铃薯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马铃薯具有高水分、富含淀粉的特点,因此在储存运输过程中较易腐坏。 目前,云南马铃薯储运能力皆较滞后。其中储存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云南马铃薯销售大多是收获即销售,较少注重储存;其次农户储存方式多采用地中储存方式,易发生腐烂及品质降低;最后是加工企业储存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储存能力较弱。这样使云南马铃薯销售主要集中在收获期,同时使销售直接进入高峰期,一方面农户易滞销,另外,企业易受流动资金影响,收购能力减弱,进而影响企业淡季持续生产。运输滞后主要表现在运输工具简陋、运输手段粗放、超载运输及运输过程中不包装等,易造成马铃薯腐烂,破损等。 4.龙头企业作用未完全发挥,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 云南马铃薯产业经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产业化程度尚低,尤其专业化、商品化程度较低。虽已初步形成“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等产业模式,但生产、加工和销售之间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利益联动关系和运作模式尚未成熟,龙头企业作用未完全发挥,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联系尚处于简单的工序阶段;加工与原料基地链脱节严重;农户提供的原材料品质、规格较低,不能满足企业加工需要;企业、协会、经营者、农户之间的连接,以及与市场的连接程度较低;协会发展层次较低,机制不完善,经营基本呈现“软、散、小”状态。 四、云南马铃薯加工业机遇(O)分析 1.马铃薯加工的区域优势进一步提高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部,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东与贵州及广西相连,北与四川为邻,西北与西藏相接,西与缅甸交界,南与老挝、越南毗邻。因此无论是面向国内市场还是面向国际市场,云南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云南具备冬春向北、夏秋向南供应优质新鲜马铃薯”的能力,同时可以在满足本省需求的同时,产销国内其它省份以及东南亚马铃薯加工食品的能力。尤其随着中国加入东盟贸易区、云南通往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大通道”建成以后,云南马铃薯产品消费空间进一步扩大、消费群体进一步增涨,使得云南马铃薯加工企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 2.研发体系初步形成 经多年发展,云南马铃薯产业初步形成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为中心,涵盖种薯培育、生产,商品薯生产、加工等多方面的研发体系。在种薯培育、生产方面,云南省政府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共同组建了“东南亚薯类作物科研与培训中心”,与俄罗斯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积极开展交流合作等;在产品开发方面,与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冷冻马铃薯产品、脱水马铃薯产品等研发。云南省科研组织亦积极研发,取得了多项喜人成果,如选育出多个如云薯201等的马铃薯品种。企业亦积极交流合作与研发,如云南润凯淀粉公司淀粉公司与荷兰农业部、云南农业大学等多家国内外机构交流与合作。 3.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 多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云南马铃薯等农业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确保云南马铃薯等农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如作为马铃薯主产区,加工业主要聚集地的昆明,于2011年出台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打造总部经济的意见》,为鼓励包括马铃薯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涉及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扩大生产营销等诸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为马铃薯等加工业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4.城乡居民马铃薯产品消费进一步增加 云南城乡居民偏爱食用马铃薯,马铃薯消费占日常生活消费比重较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云南城乡居民马铃薯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由过去的主要“菜用”马铃薯消费基本占全部比重,发展为马铃薯淀粉、薯片等加工品消费比重逐步增加,因此,云南马铃薯加工企业面临一个崭新的契机。 五、云南马铃薯加工业挑战(T)分析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大,WTO进程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看重云南马铃薯市场。随着外资及外企的大量涌入,在给云南马铃薯加工业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必然带来较大挑战。尤其在产品竞争方面,国外马铃薯加工企业拥有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较为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在复合薯片加工等技术领域,外企更是处于垄断地位,在加剧市场竞争的同时,将会间接制约云南马铃薯加工企业的发展。 总之,云南省的马铃薯加工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马铃薯仍被鲜食,或者用于低附加值加工。另外,加工专用型马铃薯的供给不能满足加工需求;精深加工技术水平低等问题也成为了制约马铃薯加工业发展的瓶颈,马铃薯加工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六、政策建议 1.加大加工薯生产规模。从发展趋势看,以马铃薯为原料的加工业发展迅速,如前所述,云南的马铃薯加工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需要大量的马铃薯原料供给,尤其是土豆片、土豆条加工薯供不应求,因此,在加大加工型种薯选育种的基础上,加快加工型种薯的大规模化生产,建立加工薯生产基地,提升加工能力,确保马铃薯加工业稳步发展。 2.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建成鲜薯菜用加工企业,即把马铃薯洗净、脱皮、切成片或条、卫生无菌包装、进超市销售,对消费者来讲,买回家直接煮或炒即可食用,方便省时,其市场需求潜力很大。 3.利用“独特”外观,开发马铃薯礼品。在市场中,由于产品的独特性,可以吸引一部分求新求奇的消费者,而且对于这部分消费者而言,对产品的价格缺乏敏感性。云南部分地区生产出的马铃薯就具备新奇的特点,如会泽县的紫色马铃薯、剑川县的“花心洋芋”等,这些品种颜色独特,口感糯香,可以利用其外观独特、口感好的特点,加工成礼品,提升增值空间。 作者简介: 赵鑫(1985-),女,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张德亮(1966-),男,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联系方式:张德亮 133304485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