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0 15:59:20 李学坤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初步研究与探讨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最早传入中国约在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期,至今已有400年栽培历史,目前遍及全国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现年种植面积约7000万亩,总产6500万吨。 一、对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本分析 从现有资料分析来看,中国马铃薯产业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自上世纪90年代后增长加速,消费利用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但贸易的入超特征却与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一)种植面积稳步增加,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迅速扩大 2003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为6783万亩,较1950年的2339万亩增加了4444万亩,增长1.9倍。建国后马铃薯生产大致经历了发展、调整和回升三个阶段,上世纪50—70年代为发展期,到1970年面积稳定增加至5200万亩;上世纪70—80年代为调整期,在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马铃薯面积下滑,在4000万亩上下徘徊;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回升期,到2000年已达7085万亩,为有史以来最大种植面积,较1990年增加65%,近两年虽有所调整,但基本保持稳定。 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布虽广,但区域相对集中,马铃薯四大生产区中北方一作区和西南单双季混作区占到全国总面积的90%左右,中原二作区和南方二作区仅占10% 。2003年种植面积在300万亩以上的省、市、区有10个,面积最大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为795.9万亩;排在其后的有贵州(779.1万亩)、甘肃(744.9万亩)、黑龙江(649.5万亩)、云南(629.7万亩),这几个主产省份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增加,为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单产水平显著提高,总产成倍增加 建国以来,随着马铃薯品种的不断更新改良和脱毒种薯、地膜覆盖等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马铃薯单产(鲜薯)水平不断提高,亩产已由1950年的327公斤提高到2003年的1004公斤,提高2.1倍。加之种植面积持续扩大,马铃薯总产(鲜薯)成倍增长,已由1950年的870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6810万吨,增长6.8倍。 (三)消费利用正在发生积极转变 传统的马铃薯被列为粮食生产,更为准确地说,应是高产粗粮作物,因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一度大上面积,缓解细粮供应不足。上世纪80年代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生产积极性迅速高涨,主要粮食品种如小麦、水稻、玉米等产量大幅度提高,除在贫困山区外,马铃薯已从口粮范围退出。上世纪90年代后,马铃薯生产再次升温,但已与六七十年代的大发展有明显区别,更多向蔬菜、加工原料和饲料角色转换,而中国人均马铃薯消费量也在一度出现回落后再度迅速增加。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表明,1961年中国人均马铃薯消费量为12.6公斤,1970年为13.4公斤,而1985年则降到了10.1公斤,1990年为11.0公斤,直到1995年才恢复到14.4公斤,而1999年则已翻了接近一番,达到28.5公斤,2001年达到31.3公斤,已经超过亚洲平均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加工利用也在蓬勃发展,目前我国马铃薯淀粉(含粗精淀粉及变性淀粉)及粉丝、粉条、粉皮等加工约30万吨,消耗原料180万吨;速冻薯条加工原料3万吨左右,油炸薯片为20万吨,雪花粉和全粉5万吨,加工总量208万吨。 (四)马铃薯贸易量不断扩大,贸易入超特征明显,与第一生产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但并非强国,这从贸易角度更易得到体现。2002年我国马铃薯产品贸易量达到21.9万吨,8429万美元,分别较1980年增长1.4倍和4.6倍。特别是“九五”以来,增长迅猛,2002年与1995年相比,贸易量和贸易值分别增长2.9倍、2.2倍。出口产品以鲜马铃薯为主,进口产品以冻马铃薯为主。2002年鲜马铃薯出口12.5万吨、1400万美元,分别占总出口量和出口值的95%和73%;冻马铃薯进口8.3万吨、6160万美元,均占总进口量和进口值的95%。值得注意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鲜马铃薯出口出现了少有的迅猛增长态势,2000—2002年三年间,出口量由4.2万吨增加到12.5万吨,增长近2倍。冻马铃薯的出口近几年虽有进展,但相对于庞大的进口来说,依然微不足道。 贸易格局出现从顺差到逆差的变化,冻马铃薯成为贸易格局变化的关键。2002年马铃薯产品进口8.7万吨,6490万美元;出口13.2万吨,1940万美元,逆差4550万美元。而在1980年,马铃薯产品进口仅41吨,3.6万美元;出口量却达9.1万吨,1490万美元,为绝对顺差。贸易格局的逆转出现在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进口产品的高附加值与出口产品的低附加值成为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出口产品均价为147为美元/吨,而进口为742美元/吨,相差4倍。特别是冻马铃薯进口量的猛增,成为决定性因素,1980年中国尚无进口,1990年也仅6000吨,到2002年已达8.3万吨、6160万美元,分别较1990年增长12.7倍和10.5倍。冻马铃薯的大量进口主要是国内缺乏适宜种植的品种和产品品质不稳定。 (五)对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的几点判断 1.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已达到一个相当大的规模,目前面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2000年以来马铃薯产业基本处于整固阶段,面积有所减少。 2.中国马铃薯的种植虽然广泛,但种植区域相对集中,北方一季作区和西南单双季混作区的主要省份构成了中国马铃薯生产的核心,这为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进出口贸易在中国马铃薯生产中的份额很小,出口产品的低附加值和进口产品的高附加值成为马铃薯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尤以冻马铃薯贸易表现最为突出。 4.中国马铃薯需要谋求一个产业的突破口,以打破目前的高位整固状态,这一关键就是以加工业为核心,推进专用化和产业化发展,让生产大国变成产业强国。 二、当前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 直接的表现为三大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则又受四大因素制约。 (一)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首先,从生产层面看,产量低而不稳。目前我国马铃薯亩产水平为1000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而据专家估计,马铃薯的理论亩产为8-16吨,目前仅是其产量潜力的零头。世界单产水平最高的新西兰,亩产已达2950公斤,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为2670公斤,我国仅是人家的1/3。再与其他作物比较,建国以来小麦单产提高5.1倍,玉米是4倍,马铃薯单产水平增长速度明显落后。再就是生产波动大。全国马铃薯多种于山区,总产和单产受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的影响比较明显。如1999年马铃薯单产骤降20%,尽管面积增加9%,总产仍下降13%。 其次,从加工利用层次看,整体滞后,产业链短。世界发达国家的马铃薯加工比例一般在50%以上,加工产品上千种,食品加工比例占70%以上,我国目前加工比例仅为8%(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且90%以上是淀粉以及以淀粉为原料的粗加工产品,如粉条、粉丝等,而市场上目前最为需求的是精淀粉、变性淀粉及其系列加工产品。于是形成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淀粉市场供不应求,但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产品滞销。由于加工跟不上,又进而带来了销售上的严重问题,大量的马铃薯要农户自己消费和用于蔬菜消费,贮藏运输损耗大。 第三,从消费层次看,直接消费比例高。近20年来,国外对马铃薯的开发利用,以加工食品和淀粉多途径利用为主,直接食用数量越来越少。1989年到1999年间英国人均消费的加工马铃薯从36公斤上升到45.5公斤,美国则从33.1公斤上升到43公斤,人均年增幅几乎达到1公斤。而我国目前马铃薯的消费仍以粮菜兼用、直接食用为主,薯片的市场销售虽然很好,快餐业中的薯条亦十分畅销,但总量十分有限,仍属新兴市场。有专家估算,目前我国炸薯片等马铃薯休闲食品消费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差150倍左右。占美国、日本马铃薯制品50%以上的冷冻制品和10%以上的冲调食品在我国的市场上竟无一席之地。这一消费上的差距影响了马铃薯的深层次加工利用。 (二)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首先,对马铃薯产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马铃薯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是粮食又算不上粮食,当蔬菜看待又算不上真正的蔬菜,更没有被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看待,在农业生产中排不上位置,在市场上价格低廉备受冷落,生产、科研、加工等均不为人们重视,缺乏对马铃薯产业化的专门研究,缺少促进发展的硬措施。这一点从统计上即可见一斑,普遍将马铃薯归入薯类统计项,连单列的资格也没有,而比马铃薯面积、产量都少得多的高粱、谷子都单列科目。而且,马铃薯的产量要按高达5:1的比例折粮统计,被马铃薯专家们称为典型的“作物歧视”,甚至有学者喊出要为马铃薯争取统计上的“国民待遇”。 其次,投入严重不足。不管是从国家投入还是生产者投入看,投入水平明显偏低。目前中国民间的马铃薯投入已经高达20多亿元,包括马铃薯在内的薯类作物占了我国粮食作物的1/3,而政府投入仅约2亿元。相当大的马铃薯面积在边远贫困山区,群众把马铃薯当作“懒”庄稼对待,对种薯更换不够重视,物质投入水平明显偏低,使马铃薯的产量潜力难以发挥。 第三,科研推广滞后。马铃薯生产走到今天,专用化趋势已十分明朗,但作为世界第一马铃薯大国的中国,专用品种十分缺乏,大面积种植用于炸片的品种只有大西洋,炸条的只有夏波蒂,而且这两个品种都是引自国外,唯一能够作为炸条替代品种的就是20世纪70年代育成的克新1号。美国辛普劳公司1992年在北京建了一家小型炸马铃薯厂,但用了5年的时间才达到满负荷生产。问题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品质。再从技术推广来看,全国推广较好的脱毒种薯覆盖率也仅30%,地膜覆盖、起垄栽培、平衡施肥等一大批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率很低。 最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标准化程度低。众所周知,产业化的基础是标准化,而马铃薯的标准化恰恰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在脱毒种薯的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种薯生产单位普遍对开放条件下的种薯扩繁和合格种薯生产的重视程度和技术研究不足,特别是在种薯商品质量控制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现在全国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种薯质量检测、认证与监控中心。像发达国家荷兰、德国、英国、加拿大都是国家指定半官方的种薯检验中心,定期田间取样,每一袋种薯都有质量指标档案。种薯标准体系不健全,种薯质量难控制,直接影响单产水平的提高。同时,我国马铃薯及其产品的标准体系也不够健全,产品的质量、分级、包装、贮运等都存在一定问题。 三、几点建议 马铃薯被誉为新世纪我国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经济作物之一[7],产业潜力巨大,优势明显,前景看好。但就中国而言,长期以原产品食用及简单淀粉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难以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必须加速推进产业转型。 (一)以推进加工转化为中心的产业化经营是今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本道路选择 从世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最主要的差距在加工上,发达国家卖产品,发展中国家卖原料。没有深层次的加工业发展,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将无法提升。可以说,加工兴,则产业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预测表明,如果我国马铃薯加工量达到总产量的30%,其产品价值将达14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31亿元。小小马铃薯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大产业。 应根据马铃薯产业专用化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实际,主攻三个方向:一是马铃薯精淀粉及其深加工,其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并长期看好。二是传统粗淀粉食品加工业的改造升级。主要是对粉条、粉丝等传统加工工艺的改造,如马铃薯粉条明矾添加工艺的改造问题。三是马铃薯加工食品。目前发达国家的马铃薯加工业70%是食品加工,中国属新兴市场,潜力巨大。从长远看,产业发展的希望亦在此。目前仅薯片、薯条等系列风味食品,全球市场达150亿美元。 应将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确定为推进马铃薯加工业发展的重心,尽快改变加工业发展滞后的现状。重点要倾向那些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精淀粉深加工、食品加工等领域的精深加工企业。同时配套建设马铃薯专用化生产基地、产业市场体系、信息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 应高度重视马铃薯加工食品的市场开拓。现在对马铃薯食品的消费还有相当多的误区,比如通常错误的认为马铃薯淀粉含量高易导致发胖等。应充分把握现代社会人们食品消费追求营养、健康,担心饮食发胖等心理特点,由大的行业协会联合营养健康学会大力宣传马铃薯低脂肪、低热量、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营养特点,努力推广马铃薯泥、马铃薯面包、马铃薯方便面、薯糕、马铃薯饮料等新型加工食品,引导消费,这对推动马铃薯食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调控中的积极作用是今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马铃薯的主产区在西部,这里除过一小部分县有矿产资源优势外,大部分县缺乏支柱产业支撑,经济发展乏力。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在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推动工业化进程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途径。马铃薯是西部优势特色产业,有发展的基础,是可以做大做强的主导产业之一,值得主产区政府认真深入的研究。事实也证明,马铃薯产业开发大有可为,甘肃的定西、宁夏的西吉、内蒙古的乌盟、河北的围场等已取得明显的成效。 在提高政府认识与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必须提升马铃薯产业地位,切实加强产业投入。这一投入应包括政策投入、人力资源投入、资金投入、信贷投入等等,形成一个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应加大对西部马铃薯产业的推介力度,积极招商引资,吸引优势资本介入产业开发;下力气改善马铃薯主产区的基础设施条件,重点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马铃薯产后的销售、运输与加工等产业链条的延伸;更为关键的是要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在主产区集中扶贫、综合开发、财政支农等专项资金,优先扶持马铃薯产业发展。 (三)依靠科技进步是今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长远保障 科技进步是产业发展的恒久推动力。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不断加强科研与推广,提升产业的科技进步水平。 一是品种问题。首要的任务是加强科研攻关,培育专用化品种,以缓解生产上专用品种奇缺的现状。其次要加强品种管理。现在马铃薯未能列入全国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范围,各地管理不一,主产省份应率先规范起来。再就是品种推广。应在主产区建立有层次的品种展示体系,推动品种更新的系统化。 二是脱毒种薯问题。实践证明,脱毒种薯是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的重大举措。当前的重点是降低脱毒种薯的生产成本,提高种薯质量,下决心解决群众用不起,用了增产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全面提高普及率。解决“用不起”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研究,改革各级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的运行机制,以降低生产成本。有条件的进行种薯补贴也是一种办法。解决“增产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要靠标准化,即建立健全种薯质量检测体系与标准体系。从长远考虑,应仿照发达国家例子,组建官方脱毒种薯质量检测中心,必要时实施“脱毒种薯专营证书”制度,从根本上保证种薯质量。 三是适用技术推广。重点在提高技术覆盖面。现有的地膜覆盖、起垄栽培及南方的稻草免耕覆盖等技术应进一步总结,扩大推广。应特别重视基层农技体系的建设问题,把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抓好。 (魏延安价值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