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场与信息 > |
2018-06-17 19:00:51 产业经济研究室
一、省内动态信息 (一)云南2017/18榨季生产圆满结束! 据悉,2018年6月10日,随着云南中云投资有限公司上允糖厂的顺利收榨,云南2017/18榨季生产圆满结束!据了解,云南2017/18榨季生产从2017年12月1日孟连昌裕糖业公司——孟连糖厂率先开机生产,至2018年6月10日云南中云投资有限公司上允糖厂最后收榨结束,本榨季云南开榨糖厂56家,同比减少2家糖厂,共历时192天,同比上榨季的186天,增加6天。 另外,2017/18榨季,在后期天气风调雨顺,新植蔗和宿根蔗长势较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云南糖料蔗的含糖分出现上升,云南2017/18榨季混合产糖率12.83%,同比提高0.13%;实际产糖206.86万吨,同比增加19.08万吨。(中国昆商糖网—新榨季看台,2018年6月11日) (二)截至5月底云南产销率46% 售价同比低1090元/吨 云南糖网讯 截至5月31日,云南省累计入榨蔗1609.22万吨,同比上年同期增加131万吨,累计产糖 206.48 万吨,同比上年同期增产18.7万吨,产糖率 12.83%(上年同期产糖率为12.70%),累计销糖95.98万吨,产销率46.48%,高于上年同期4.54%。5月份单月销糖26.32万吨,昆明糖价5360元/吨,低于上年同期1090元/吨。(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8年6月05日) (三)临沧镇康县加快蔗糖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据临沧日报报道,临沧市镇康县在抓产业扶贫中,切实做强做大蔗糖产业,持续在优化蔗园结构、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单产、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上精准发力,不断扩大和巩固蔗糖产业发展成果,着力打牢群众脱贫致富根基。 科学规划,优化蔗区布局。抓住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项目”机遇,加大“吨糖田”示范基地建设,对全县蔗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配套相应科技措施,逐步实现甘蔗基地规模化、科学化、效益化。目前,已规划建成糖料核心基地13.2万亩,甘蔗单产由原3.6吨/亩提高至6吨/亩。 制定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加快蔗糖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每年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人数的10%为目标,通过土地流转、参与专业合作社、集中劳动力等形式参与蔗糖产业发展。制定扶持政策,县内种蔗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第一季政府补贴150元/亩;在200亩以上的,第一季政府补贴200元/亩,制糖企业分片区给予补贴450元/亩和470元/亩;同时,可优先申请信用社1500元/亩至2000元/亩低息贷款作为土地流转资金。 科技兴蔗,促进提质增效。实施“甘蔗良种战略”,加大甘蔗新品种、适宜品种引进和扩繁,调整甘蔗品种结构、植期结构、用肥结构等科技措施,推广机械深耕深松、节水灌溉、全膜覆盖栽培等实用技术,加大科技培训,提高甘蔗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2017/2018年度榨季全县蔗园面积26.86万亩,同比增2万亩;农业产量达114万吨,同比增16.64万吨;工业入榨量104.16万吨,同比增19.3万吨;生产食糖13.561万吨,同比增2.661万吨;农业产值4.48亿元,同比增0.52亿元;工业产值7.6亿元,同比增1.26亿元。2018年全县甘蔗总产量(含境外)全省排名第3位。通过实施蔗糖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预计到2020年全县蔗园面积稳定在30万亩,年提供入榨甘蔗150万吨(含境外42万吨),平均单产6吨以上,甘蔗总产量(含境外)力争全省排名第2位。 规范运作,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扶持甘蔗专业村、组、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展,鼓励和支持蔗区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合理集中,推动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南华糖业公司榨区实行甘蔗种植每亩补助3元,即,乡(镇)1元、行政村1元、村民小组1元。甘蔗入榨每吨补助3.9元,即,县级0.1元,乡(镇)1.5元,行政村1元,专业互动组1.3元;康丰糖业公司榨区实行甘蔗种植每亩补助14元,由乡(镇)自行分配到行政村和专业互动组。甘蔗入榨每吨补助8元,分别为县级3元,乡(镇)3元,行政村1.4元,专业互动组0.6元。(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7年6月13日) (四)云南糖业第一县--耿马“甜蜜”产业促脱贫 新华网昆明5月30日电(李晶晶 李德琳)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是个和缅甸山水相连的城镇,甘蔗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该县被称为“云南糖业第一县”,甘蔗种植面积达40余万亩,覆盖了9个乡(镇)、1个农场管委会、1个华侨管理区、68个村委会(社区)、2.3万农户12万人,可以说是蔗农们赖以生存的“本钱”。 融入区域实际 “产业扶贫”有力度 2017年以来,耿马县积极推进糖料蔗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据介绍,为支持当地发展甘蔗产业,助力当地群众实现脱贫增收,中国建设银行耿马支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开放金融共享平台,推进普惠金融。 据了解,为了便于蔗款结算,建行向耿马县广大蔗农提供“惠福龙卡”,目前累计发卡11687张,单这一项给蔗农的优惠减免就达20万元以上;为方便蔗区群众就近办理金融业务,耿马支行在有条件的大自然村布放了“裕农通”设备11台,新增离行式自助银行3个,布放存取款一体机5台,签约“龙商户”246户,普惠的金融发展模式得到有力推广;同时,依托善融商务电子商务平台,精准对接高原特色农业基地,推出“建行善融+地方扶贫龙头企业+贫困户”的电商扶贫模式。 作为耿马县的经济中心,耿马镇大力发展甘蔗产业。耿马南华华侨糖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文根表示,耿马镇菜籽地村全村每家每户都有一张“惠福龙卡”,蔗款、运费、补贴等费用可直接打入账户,方便又快捷,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避免了差错率。 据建行耿马支行行长卢彦介绍,下一步建行还将继续支持当地重点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通过“特色产品十龙头企业及供应链模式”,提高参与县域的精准扶贫度;以小微企业“助农贷”和“扶贫供应贷”,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涉农小微企业提供支持,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持续激发耿马县发展的内生动力。 金融贷款惠产业 助力糖业高创收 据介绍,建行耿马支行以耿马南华华侨糖业有限公司、耿马南华糖业有限公司两家公司为龙头,进行了精准贷款扶贫项目申报。自2017年来,建行耿马支行共投放甘蔗收购信贷资金近3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131户8034人,实现脱贫646户2386人,促进逾28万亩甘蔗种植面积增产增收。 “建行提供的精准扶贫贷款对于企业发挥了大效用,在糖业市场发展不景气时,通过建行‘输血式扶持’资金支持,解决了糖厂资金运转困难,主要用于预付蔗款定金、支付甘蔗种植技术补贴和投入科技研发、设备升级等,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耿马南华糖厂负责人罗志坚说,技术提升了,农民也带来增收,对于企业和农户是互惠互利的一件好事。 据了解,在建行提供精准扶贫贷款的帮助下,两家糖厂不断提升甘蔗原料生产的科技水平,着力提高甘蔗单产和甘蔗品质,增加总量。科技创新后,减少了人力成本,产量不断提升,农民也愿意自掏腰包购买技术,而农民支付的这部分费用,糖厂则根据每户的种植面积进行适当补贴。林文根介绍,2017年糖价是6400元/吨,2018年是5400-5800元/吨,每吨下降近1000元,却因为种植技术的创新带来的亩产增产,实现了新的高创收。 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甜了甘蔗富了农民 据介绍,2017年以来,耿马县积极推进糖料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推行定单农业。 耿马镇菜籽地村大路脚组组长李坚就是“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的受益人之一,也是当地蔗农致富的代表,十多年前家里住茅草房,如今住的是三层独栋小楼。 “我家有100多亩甘蔗地,每亩单产有8、9吨,刨去必须投入的肥料和工钱等,每年的净利润能有20多万。”李坚说,回想8年前全组甘蔗收成仅有3000吨,今年可到12300吨,产量翻了4倍。细算一下,今年组里每户的年收入超过8万元。大路脚组共有67户,286人,种甘蔗的有64户,目前为止仅有一户因家庭原因未脱贫。 据介绍,截至今年5月,耿马县甘蔗工业入榨量已经突破200万吨,农民甘蔗收入纯增1亿元。建行耿马支行对甘蔗产业的金融扶持,是建行云南省分行产业精准帮扶的一个缩影。据悉,近年来,建行云南省分行提出业务发展重点要与区域资源禀赋相匹配,依托“小微快贷”等产品解决小微企业“短、小、频、急、散”融资需求,契合云烟、云茶、云药、云花、云游特色优势,用圈链群模式支持贫困地区云字头产业发展。 据介绍,云南省88个贫困县(区)中,建行云南省分行基本建设贷款余额234.2亿元,占全行基本建设贷款余额的27.8%。另外,建行云南省分行还加大对县域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水利等重点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多种形式累计提供资金31亿元,改善农村贫困群众居住条件。(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8年5月30日) (五)云南英茂糖业2017/18榨季产糖64.17万吨 日前,随着德宏公司瑞丽糖厂全部物料处理完毕,云南英茂糖业2017/18榨季正式落下帷幕,结束本榨季生产。英茂糖业本榨季共历时154天,甘蔗入榨量、产糖量、产糖率和白砂糖优一级品率等主要生产指标继续保持了较好水平。 2017/18榨季英茂糖业收获甘蔗面积107.43万亩;共计入榨甘蔗483.27万吨,较上榨季增加22.07万吨;产糖率13.28%,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产白砂糖64.17万吨,优一级品率99.12%,较上榨季提高1.74%,创英茂糖业历史新高;产酒精7904.7吨,产赤砂糖1424.6吨,产精制糖1922.1吨。本榨季英茂糖业数家糖厂实现了新的历史突破,为英茂糖业圆满完成榨季生产贡献了重要力量。其中,瑞丽糖厂产糖率14.21%、景罕糖厂产糖率13.96%均创历史新高;景真糖厂优一级品率达到100%,创该厂历史新高;勐阿糖厂继续保持了优一级品率100%的佳绩。 在原料发展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的形势下,英茂糖业克服云南省蔗区诸多限制,自2010年起大力推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17/18榨季实现机收甘蔗面积1.7万亩(8.5万吨),较上榨季的0.6万亩(2.8万吨),提高了近300%。作为云南省率先示范推广甘蔗生产全程化的制糖企业,通过数年不懈努力,在甘蔗机械化收割这一“瓶颈”环节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本榨季英茂糖业持续推进甘蔗品种结构优化调整,生产持续实行以普通品种收购价为基础,优良品种加价、淘汰品种减价的定价模式,政策宣传到位、蔗款兑付及时、扶持措施到位,坚定了蔗农信心,提振了蔗农积极性。 目前,英茂糖业各生产线已进入设备解体保养阶段,各项停榨期间的技改、检修、安全工作正有条不紊开展。(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8年5月28日) (六)德宏州陇川糖厂出糖率13.11% 创历史纪录 德宏团结报5月18日讯 5月8日,历时131天,甘蔗入榨42.2万吨,生产白砂糖5.53万吨,出糖率13.11%,安全生产率100%,云南省德宏州陇川糖厂2017/18年榨季以亮眼的成绩单完美收榨。 年中才决定进行技改,160多天就完成一期工程,并如期开榨正常运行,在同行业中实属少有。严峻的形势考验着陇川农场党委管委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检验着糖厂干部职工向心力和执行力。经全体干部职工多方连年共同努力,陇川糖厂蔗区所种植的甘蔗品种早中晚熟搭配合理、工农收益相对平衡,为企业提供了优质新鲜的原料蔗打下坚实基础。 陇川糖厂突出效益优先、安全第一管理目标,通过强化车间定责、绩效考核、岗位监控等多措并举,优化内部管理,强化职工主人翁意识提升,使技改扩建效果立竿见影,出糖率不仅时隔38年后再次跨上13%关口,还创建厂57年以来最高的13.11%纪录。 截至4月底,云南全省35家已停榨糖厂的平均出糖率为12.78%,陇川糖厂不仅一举大幅超越全省平均出糖率,还同比提高了1.06%,佳绩在同行业中也属罕见。(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7年5月18日) 二、国内动态信息 (一)17/18榨季截至5月底全国食糖产销进度 2017/18年制糖期除云南省有一家糖厂尚在生产外,其他省(区)糖厂均已收榨。截至2018年5月底,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030.63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糖928.78万吨),比上制糖期同期多产糖101.85万吨,其中,产甘蔗糖915.66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甘蔗糖824.07万吨);产甜菜糖114.97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甜菜糖104.71万吨)。 截至2018年5月底,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574.67万吨(上制糖期同期528.63万吨),累计销糖率55.76%,其中,销售甘蔗糖480.52万吨(上制糖期同期457.82万吨),销糖率52.48%,销售甜菜糖94.15万吨(上制糖期同期70.81万吨),销糖率81.89%。(中国昆商糖网—产销数据,2018年6月07日) (二)广西:5月份单月销糖51万吨,同比增加13万吨 2017/18榨季广西全区共入榨甘蔗5083万吨,同比增加775万吨;产混合糖602.5万吨,同比增加73万吨;产糖率11.85%,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截至5月31日,广西累计销糖320万吨,同比增加10万吨;产销率53.11%,同比降低5.44个百分点;白砂糖含税平均售价5957元/吨,同比减少847元/吨。其中5月份广西单月销糖51万吨,同比增加13万吨。(广西糖网—产销数据,2018年6月06日) (三)广东:5月份单月销糖9.17万吨,同比增加2.01万吨 广东省糖业协会公布,17/18制糖期截至5月底,广东累计榨蔗量916.98万吨(去年同期811.2万吨);产糖量87.13万吨(去年同期77.2万吨);出糖率9.50%(去年同期9.51%)。截至5月底累计销糖56.95万吨(去年同期54.03万吨);库存30.18万吨(去年同期23.15万吨);产销率 65.37%(去年同期70.06%)。其中5月份单月销糖9.17万吨,同比增加2.01万吨。(广西糖网-产销数据,2017年6月05日) (四)新疆:5月份单月销糖7.56万吨,同比增加1.54万吨 从相关部门获悉,2017/18榨季新疆累计产糖54.11万吨,同比增加5.37万吨;截至5月底累计销糖37.95万吨,同比增加8.6万吨;产销率70.14%,同比提高9.22%。其中5月份单月销糖7.56万吨,同比增加1.54万吨。(广西糖网-产销数据,2017年6月05日) (五)海南:5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加0.9万吨 甘蔗生产形势继续向好 海南省2017/18榨季共榨甘蔗143.20万吨,比上榨季的128.28万吨增加14.92万吨;产糖17.22万吨,比上榨季的15.27万吨增加1.95万吨;混合产糖率12.03%,比上榨季的11.90%提高0.13%;一级品率85.08%,比上榨季的83.89%提高1.19%。 至2018年5月31日止,已售糖5.83万吨,比上榨季同期的6.34万吨减少0.51万吨;产销率33.86%,比上榨季同期的41.52%减少7.66%;库存食糖11.39万吨,比上榨季同期的8.93万吨增加2.46万吨;白砂糖价含税出厂价5200-5950元/吨之间(上榨季同期为6300-6837元/吨之间);其中5月份单月销糖1.28万吨,同比增加0.9万吨。 目前甘蔗生产形势继续向好,种植面积将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白沙县七仿镇有的村委会自发组织农民进行甘蔗种植脱贫培训,他们表示,甘蔗生产经济效益不是很高,但很稳定,很可靠。(广西糖网—产销数据,2018年6月04日) (六)6月6-8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将赴广西调研糖料生产相关情况 为深入了解糖科食糖生产、市场价格、蔗农成本收益和企业生产经营等情况,研究完善有关政策。6月6-7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将赴广西开展实地调研。6月8日还将邀请有关部门和糖料种植户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调研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糖料生产情况;2、食糖产销情况;3、今年以来食糖价格变化情况及原因;4、与世界主要产糖国相比,我国糖料生产和食糖产业的主要差距;5、当前食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期国家发改委密集对广西、云南等主产区进行调研,体现了相关部门对当前糖市的高度关注,通过各种形式了解情况、研究对策,以便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中国昆商糖网—会讯,2018年6月06日) 三、国际动态信息 (一)供过于求 国际糖价后市易跌难升 大公报记者报道 印度和泰国产糖量创新高,原糖供过于求的情况持续不变,食糖消耗放缓至18年以来最慢,再加上基金淡仓趋增,拖累原糖价格今年来已累跌约26%,为众多商品中跌幅最大。市场人士和分析师表示,原糖价格预计将进一步下滑,未来要视乎产地天气对收成影响,还有主要产糖国家出口情况。 全球糖业交易商、经纪、出口商和基金经理于五月七日至九日聚集纽约,出席糖业界大会,在这数天的会议和研讨会中,分析师不约而同地预期,糖供应将是连续第二年供过于求;与此同时,糖的需求增长处于疲弱步伐,因而分析师纷纷警告糖价有跌向单位数字风险。 分析:原糖期货价格随时跌穿10美分 由于泰国和印度的糖产量继续处于高水平,糖价易跌难升,纽约原糖期货价格上周五报每磅11.22美分,四月时曾经跌至每磅10.93美分,为2015年9月以来低位。事实上,今年以来,粗糖期货价格下跌26%,成为彭博追踪三十四只商品中跌势最重的品种。市场人士均认为,泰国和印度的糖产量创高水平,是糖价下跌主因;此外,对沖基金建立的淡仓愈来愈多,加重糖价下跌压力。 泰国削减出口 售予当地乙醇商 外媒报道称,全球第二大糖出口国泰国决定今年大幅减少粗糖出口量,至少达到50万吨,转而卖予当地乙醇生产商。泰国甘蔗和糖协会办公室主管称,已经批准有关计划,并称如果有需要,将会再为泰国乙醇生产商分配大量原糖。市场人士预测,泰国今年将生产1430万吨糖,此为一个纪录新高水平,其中逾1100万吨糖将出口,约260万吨糖将留在当地使用。 在纽约举行的糖业大会是由国际糖业组织(ISO)和顾问行Datagro联合主办,国际糖组织负责人对需求疲弱发出警告,预计今年糖消耗至少是2000年来最弱步伐,并以“危险”形容这个放缓情况。在截至五月八日为止、糖业大会结束的当周,根据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数据显示,投资经理的期货及期权净沽仓为14.6658万份合约。有分析师预计,原糖价格可能跌向单位数水平,未来糖价走向要视乎南美糖产国家巴西的出口供应及天气情况;不过,巴西圣保罗农业贸易办公室预测,该国2018/19年度甘蔗压榨量为6.28亿吨,按年减少1100万吨。 印度糖厂协会于四月时表示,2017/2018年度印度糖量预计将达到2950万吨新高,导致印度的糖价下跌。荷兰合作银行报告指出,糖市场淡风将会维持一段时间。商品公司JSG预计,全球糖市场面对长达两年的供应过剩问题,超额2000万至2200万吨的规模是前所未见。国际糖业组织人士亦认为,糖供应过剩不利糖价表现。(云南糖网-国际糖讯,2018年5月22日) (二)巴西中南部5月下半月产糖134万吨 大量甘蔗压榨因罢工延迟 巴西甘蔗行业协会Unica6月12日表示,巴西中南部地区5月下半月糖产量为134万吨,低于上半月的190.7万吨。5月下半月中南部地区甘蔗压榨量为3238万吨,低于上半月的4264.4万吨。Unica数据并显示,5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地区乙醇产量为17.42亿公升,同样低于上半月的20.72亿公升。Unica表示,由于卡车工人罢工期间缺少柴油和其他投入,5月下半月有1300万吨甘蔗未能压榨。罢工同样造成5月下半月有16万吨糖难以在囯内市场交付,且有17万吨糖难以出口。(中国昆商糖网-巴西,2018年6月13日) (三)泰国2017/18榨季产糖高达1468万吨 增幅46% 云南糖网讯 据相关媒体报道,泰国2017/2018年制糖期于6月5日结束榨季生产,本榨季泰国共有54家糖厂开榨,产糖高达1468万吨,同比上榨季增产46%。(云南糖网-国际糖讯,2018年6月12日) (四)印度:北方邦糖产量同比增35.5% 印度三大产糖邦之一的北方邦2017/18年度(10月/次年9月)截至5月24日累计产糖1185.8万吨(白糖值),同比增加35.5%。截至报告日期,北方邦119家糖厂中的28家仍在压榨,去年同期仅1家。(中国昆商糖网-泰国,2018年5月30日) (五)菲律宾将进口20万公吨食糖以稳定市场价格 云南糖网讯 据菲律宾《世界日报》6月13日报道,在菲律宾国内食糖价格激增之后,在制造商的强烈呼吁下,菲律宾预定进口高达20万公吨的食糖。 菲律宾农业部长皮诺(Emmanuel Pinol)说,食糖管制署同意由私营部门继续进口,以控制该商品持续的价格上涨。皮诺于周一表示,“食糖管制署委员会已经批准了该项决议案,并且进口食糖预期尽快抵达。我们的短缺是在16-20万公吨之间,因此进口食糖量将在这个范围之内”。他补充说,“进口的食糖将被分类为提供给瓶装商和加工商的工业精炼糖,以及特定数量的赤砂糖,以便稳定在市场上的价格”。 食糖管制署预计在本周内确定进口的准确数量以及可能的国家来源。皮诺说,“食糖管制署现在正在估算这些数据。我已经指示他们,我不想要见到在市场上不正常的食糖定价”。上一次菲律宾进口食糖要追溯到2016年,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食糖产量暴跌,菲律宾从泰国进口10万公吨食糖。(云南糖网-国际糖讯,2018年6月15日) (六)古巴食糖产量触及34年新低 不影响出口中国 综合外电报道,由于大降雨严重影响甘蔗收割,古巴2017/2018榨季截至目前为止仅产糖100万吨,鉴于接下来几周的生产工作将持续受到天气影响,预计该国最终糖产量将仅为105万吨左右,为近34年来最低水平。古巴与中国协议每年40万吨出口至中国,古巴为全球第四大原糖出口国,仅次于巴西、泰国和澳大利亚。上榨季古巴出口原糖120万吨,预计本榨季出口量将大幅下降至50万吨。(云南糖网-国际糖讯,2018年5月18日) ![]() |
|